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0:34    次浏览
“吃空饷”从来都不只是投机取巧的小事,将应该按劳分配的资金给不在岗的人员发工资,不但映射出监管的漏洞,背后更是暴露出一些官员的肆意纵容,甚至与其连成利益腐败链。“吃空饷”痼疾难除,如何从源头遏制。笔者发现,吃空饷者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和单位领导的“关系好”,领导对于他们这种违规的行为不仅不制止,反而得过且过,甚至干脆做顺水人情,帮着找各种理由隐瞒事实。可见对于空饷,“吃”是问题,凭借手中权力“放任”更为可怕。因此,想要根治,必须用制度扎紧权力的“笼子”,让那些有意“放饷”的官员有权不能任性,没有任何空子可钻。编制和经费的透明化是整治“吃空饷”的有效手段。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,严格执行核编,对违反规定兼职和不在岗的人员进行清理;健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度,相互配合监督,共同杜绝“空饷”现象的发生;注重发挥群众力量,不只让有关部门进行监管,更要让群众参与进监督中来,提供奖励和保护来让广大群众进行举报,堵住空饷存在的漏洞。对“吃空饷”的整治,不能止于一般规章制度,更要上升到法律层面。要清楚“空饷”不仅仅是不劳而获的行为,更是导致社会不公、损害政府形象、滋生贪污腐败的严重问题。对于长期不在岗的人员,就要按照《公务员法》和其他政策法规进行处罚,同时也要追究单位相关人员的责任。像万宁这位长期吃空饷两年的女警,不仅要对其进行停职处理,更要追责主要负责人。只有严厉惩治,才能“杀一儆百”,起到震慑作用。让吃空饷和放空饷两者的利益链条彻底被斩断,让“光拿钱不做事”成为“传奇”,让不劳而获的现象远离机关企事业单位,需要堵住人事、财务等方方面面的漏洞,才能避免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,也避免“空饷”这种典型的“腐败”。